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3年 第10期 > 第2版 长征
找准联系点 把握结合度 在系统认识解决问题中建新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30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文章作者:廖小明

值此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川视察一周年之际,正是我省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精思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找准其与治蜀兴川和现代化四川建设的联系点,把握结合度,对于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各方面问题的系统认识解决,意义重大深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总钥匙”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四川现代化建设面临新局面和新挑战。“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整体,起于学习,终于建功,关键在于学好用好世界观方法论这个“总钥匙”,找准联系点,把准结合度。

    把准联系点和结合度,架起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地方实践的“桥梁”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实践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整体的而不是零散的,是全过程的,而不是临时的,关键在于搭建起使用的“桥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把人民至上与努力实现全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用心用情惠民生;就是要把自信自立与凝聚全川人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结合起来,引领全省干部群众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就是要把守正创新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的根本要求结合起来,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就是要把坚持问题导向与解决治蜀兴川和现代化四川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起来,全面科学准确认识分析和解决我省改革发展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深层次问题、急难愁盼问题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把坚持系统观念与提升治蜀兴川和现代化四川建设能力水平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提高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我省经济发展的能力。

站稳人民立场,把准问题导向,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地方实践的问题“靶向”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汲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做到认识问题站得高,把握问题看得深,形成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地方实践的“问题靶向”。一是坚持站稳站好人民立场,找准问题起点和终点。把准治蜀兴川和现代化四川建设到底该“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明确“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惠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形成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现实“两点”和“重点”。坚持问题导向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就是要直面治蜀兴川和现代化四川建设面临的各类问题,在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长期与短期等关系范畴下认识分析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次要问题,哪些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哪些是问题的次要方面。

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把握,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中建新功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解决问题,就是要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分析解决治蜀兴川和现代化四川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学会用十个指头弹钢琴,做到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贯通,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汇通,整体、局部和个体的融通,在奋力谱写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进程中做真功,建新功。一方面,要坚持系统观念,在统筹兼顾中认识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是要坚持用战略思维认识把握四川的地位和作用,用历史思维认识把握四川发展的机遇,用辩证思维认识把握四川发展的成绩与问题,用系统思维认识四川发展的目标任务,用创新思维认识把握发展困境与出路,用法治思维认识把握发展的规则与边界,用底线思维认识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在整体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四川现代化建设的互动关系中推动问题的持续解决。一是在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贯通中认识四川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具有的特点: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城镇化处于加快推进期,农业现代化处于提质增效期,信息化处于动能释放期,城乡发展处于深度融合期,区域发展处于协同优化期。二是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汇通中把握治蜀兴川与全国大局的关系,把握四川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比如,四川提出推动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全面跃升就是落实“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航空航天强省的目标就是落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要求。三是在整体、局部和个体的融通中,把握目标如何落地见效,比如整体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局部上,四川提出“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个体上,四川明确“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